资料显示,2021年智慧交管、智慧交运、车路协同市场过亿项目共计41项,其中41项过亿项目市场规模总计约为94.2亿。
在这其中,华为、腾讯、百度、阿里云、滴滴合计拿到城市智能交通总包项目约27亿,占总市场规模的4.3%。
在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,我们来看一下互联网的两大哥华为和腾讯的智能交通发展路径。
01
华为:大军团抢占“交通新基建”
前不久,华为在内部发文任命10名预备军团团长,覆盖互动媒体(音乐)、运动健康、显示芯核、园区网络、数据中心网络、数据中心底座、站点及模块电源、机场轨道、电力数字化服务,以及政务一网通10个细分领域。
其中机场轨道预备军团,是华为在2021年10月成立智慧公路军团之后,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新动作。
在短短5个月内,华为以两大兵团抢占指挥交通领域,目前已布署航空、城轨、铁路、水运、公路、物流、智能汽车等众多业务线。
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,华为在交通运输行业已深耕20多年。截至目前,全球有40多家财富500强交通企业携手华为共推数字化转型建设。
2021年4月,华为发布开放技术架构“高速智能体”,并在10月成立智慧公路军团。
而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,华为率先提出了城轨云架构,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迭代升级,打造出完整的智慧城轨解决方案,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“安全”“效率”和“体验”。
目前,华为“城轨云”及相关解决方案,已与深圳、武汉、长沙、合肥、南昌等城市轨交企业展开了紧密合作。
综上所述,华为仍然是侧重于搞“交通新基建”,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,来实现智能交通。
02
腾讯:连接智慧交通“123”能力圈
纵观国内互联网资本,像华为这样对交通出行倾注大量精力的很少,腾讯除外。
腾讯智慧交通的业务布局,也已覆盖智慧高速、城市交通、智能网联、智慧轨交、智慧民航、智慧港口和智慧物流七大赛道,围绕交通领域“全场景”展开深耕。
以技术和连接优势见长的鹅厂,在交通方面的基本做法是,连接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,从中寻找价值点。
早在2018年9月,腾讯开启了第三次业务框架大调整,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,旨在整合腾讯在云计算、互联网+、智慧零售等各项业务,面向To B市场产出解决方案,正式“拥抱产业互联网”。
2020年9月,腾讯发布了We Transport智慧交通战略,从交通建设、管理、营运和服务四个环节发力,旨在助力建设“以人为中心”的未来交通。
仔细观察会发现,腾讯利用了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的黏性,以及腾讯地图、微信支付、乘车码等高频流量入口,通过集成各类出行小程序,将交通数据通路全面打通。
据《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2.0》显示,在智慧交通领域,腾讯基于自身优势打造了“123能力圈”。 即1大系统、2大优势和3大能力。其中,1大系统指的是交通OS,它是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生态的连接器,向下连通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,向上助力丰富的行业应用实现低门槛开发。 2大优势分别是实时孪生和C端触达。3大能力指的是时空计算能力、数字底座、融合感知。
我们不难看出,腾讯智慧交通的业务布局也迎来了全面升级。
结语
智慧交通发展方兴未艾,未来在其他领域更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,以华为、腾讯为领头的互联网大厂借助此信号传导给整个交通生态圈,让城市交通如“生命系统”一般高效联动,焕发生机。不过 行业变革期,如何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赢得广大群众的心,是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仔细思考的一道题。